呂柏伸老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專任講師、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。求學時代曾就讀文藻外語專科學校、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(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),後於英國倫敦大學霍洛威學院(Royal Holloway, University of London)取得碩士學位,戲劇及劇場研究博士班肄業。老師自2009年起即在臺大任教,教授導、表演課程。本次訪談目的,除了記錄老師個人的學思歷程,也希望能透過老師在導演實務與戲劇教學上的經驗,惠於未來想繼續走劇場導演與演員實務的學生。
多看戲,多讀一些有關導演排練相關的或那些偉大導演的書籍,如果要我推薦的話,我會推薦這一本 Vasili Toporkov的Stanislavski in Rehearsal,這本書非常實務,在講他怎樣跟史坦尼斯拉夫斯基(Stanislavski)工作,主要描述史坦尼晚年的時候找了一群演員排最後一個作品《偽君子》(Tartuffe),把身為一個演員能工作的、最好的方式傳授給他們,雖然最後沒有要演出。
表演方法的話,我很喜歡尤金諾.芭芭(Eugenio Barba),還有一個跟他工作的過的、也是我心目中的劇場女神——蘿貝塔.卡芮(Roberta Carreri)。她第一次來臺灣時,在兩廳院實驗劇場演一齣戲,我看完真的是起雞皮疙瘩,我後來有請她來臺灣開過兩次工作坊。卡芮有一本書叫On Training and Performance,寫她在歐丁劇場(Odin Teatret)工作的紀錄,裡面有很多演員工作的方式。我想,如果真的要做導演、做演員的話,多看戲才知道一山還有一山高,他山之石可以攻錯,才會知道一個好的導演或好的演員是長什麼樣子。